过去两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已经打破了《巴黎协定》设定的1.5℃升温控制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这意味着北半球夏季将更频繁出现40℃以上的高温,热浪持续时间也将延长50%。
联合国14日发布的《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细项中,仅35%进展顺利,近一半进展缓慢,18%出现倒退。
7月11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设计,从实物展项到主题影片,从生态案例到未来科技,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向参观者呈现绿水青山、崇尚自然的美丽中国,更向世界发出一份“绿色邀约”。
近期,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烤”验。多国气象学家表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多地夏季高温来得越来越早,热浪变得更频繁、更强烈,各国应加大力度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携手应对气候危机已刻不容缓。
正值旱季,印度尼西亚多地却接连发生洪灾。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9日回应称,此轮极端天气由三方面因素叠加所致,并呼吁各级政府加强防灾准备。
据法媒报道,随着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84个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超1000所学校被迫关闭,缺乏空调的养老院老人面临严重健康威胁,法国政坛围绕降温措施爆发激烈争论。
当地时间5日早上8时,几十名巴黎市民在救生员的注视下跃入塞纳河,在炎炎夏日中享受游泳的乐趣。这是在实行了一个多世纪的禁令后,塞纳河首次开放区域供人们游泳。塞纳河的季节性开放,也是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留下的一项重要遗产。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6月26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说,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哈得孙湾海岸的一些岩石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约有42亿年历史。新研究为了解地球早期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窗口。
今夏才刚刚开始,欧洲多个地区已面临极端高温天气的袭击,陆地和海洋气温创历史新高。据新华社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刚过去的周末刷新了6月高温纪录,预计本周高温将持续,并向东蔓延至法国、意大利及东欧部分地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先导基金”大气先导项目——“曼谷清洁空气”项目日前在泰国曼谷启动。这一项目将为曼谷这座超大城市提供从污染源解析到综合治理的全套技术方案,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更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